呂克修
台灣骨科研究學會第十七屆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兼骨科學科主任
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
親愛的台灣骨科研究學會會員、各位骨科界同仁及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承接第十七屆台灣骨科研究學會理事長的職務,我不只戒慎惶恐,同時滿懷著感恩與榮耀的心情。擔任這個學會的要職,對我而言既是人生規劃的意外,也是至高無上的殊榮,更是肩負重大使命的一刻。我深知,學會今日的成就,來自於歷屆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熱忱與努力。正是因為大家的專業與不懈的付出,我們才能在骨科醫學研究的領域中屢創佳績。因此,在此謹向所有前理事長們、學會成員及一路同行的前輩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回顧我的從醫之路,民國78年(1989年)因故轉換人生方向,離開中國附醫婦產科。赴日帝京大學追隨台大骨科出身的恩師東京大學醫學博士陳永振教授及師公東京大學出身醫學博士渡边正毅教授,專注於關節鏡及膝關節手術的學習。80年(1991年)返台加入中山附醫骨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於83年(1994年)取得骨科專科醫師資格。在林榮一主任的支持與厚愛下,在台灣中部率先成立「膝關節特診」,正式投入膝關節疾病的臨床與研究。85年(1996年)取得醫學碩士後再次赴日,跟隨岡山大學井上一教授精進膝關節手術研究,86年(1997年)返台。自91年(2002年)迄今以關節鏡、膝關節疾患和骨肉瘤的基礎研究下,年年主持一至二件國科會計劃。92年(2003年)取得中山醫學大學第一號醫學博士,96年(2007年)成為中台灣首位教育部部定骨科教授,而於今年(2024年)更與前理事長李光申教授、陳崇桓教授……等人同獲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殊榮,倍感欣慰與榮耀。儘管我從未加入台灣任何關節鏡、關節重建、運動醫學或骨質疏鬆的相關醫學會,卻有幸獲得大家的厚愛,受命擔任理事長,與各位齊心共同推動骨科研究的持續進步,深感責任重大,亦感到無比榮幸。
在未來兩年的任期內,我將秉承前理事長們的努力成果,與學會的理監事團隊及全體會員攜手合作,推動以下幾項重點計畫:
繼續促進學術研究與臨床應用的結合:
我們將持續強化基礎研究與臨床醫學的聯繫,透過學術研討會、工作坊與專題講座,促進醫學工程、轉譯醫學與人工智慧(AI)等多領域的知識共享與經驗交流,為骨科醫師提供創新的治療策略與研究方向。
繼續深化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
學會將持續與國際骨科組織深化合作,邀請國際權威來台或籌辦國際研討會及論壇,同時鼓勵會員參與全球性學術活動,展現台灣骨科界的專業影響力。
繼續推動數位精準醫療與智慧有效醫療應用:
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我們將積極探索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在骨科診治中的應用,提升診療效率,並有效改善病患的照護品質。
繼續培育新世代的研究專才:
新進研究醫師及年輕研究人才是學會的未來,學會將持續透過教育訓練和研究計畫的指導,培養下一代的骨科研究人才,持續擴展學會的發展,使骨科研究會員人人成為全球前2%的頂尖科學家。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信任。儘管前路充滿挑戰,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懷抱對骨科醫學研究的熱枕與使命感,定能創造嶄新的局面。如同臺灣之於「半導體、人工智慧,機器人」般,未來在全球骨科研究領域中占有領導地位,為全世界病患帶來更多福祉。
讓我們繼續攜手共進,迎接骨科醫學研究的新時代!
祝福會員及家人健康快樂,事事順心!